近年来,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发病率较以往有增高趋势。其中慢性缺血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肾缺血导致损害的机制,常认为因急性肾功能损害所致,然而慢性损害的机制可能和急性有明显的不同,但目前有关的研究甚少。
慢性肾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肾损害,常称之为缺血性肾病(ischemic nephropathy),老年人该病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肾血管闭塞是导致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可限于肾脏动脉本身,占15%~20%,临床上较易忽略,也较难诊断;同时累及肾动脉、腹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或四肢动脉者,则占大多数,约80%~85%。
以往对于该病的晚期常笼统称之为肾硬化、肾小动脉硬化等;但是慢性缺血的病理过程不单是硬化。在早期,肾脏慢性缺血的显著受损部位为肾小管,小管上皮细胞至少有3种主要病理表现,即细胞凋亡、细胞剥脱、坏死。细胞死亡后,细胞内含物经过多种酶的消化、细胞的分解和钙的沉积等导致典型的凝固性坏死。肾小管壁断裂在缺血时很常见,而且可能导致肾单位长期性丧失功能。细胞凋亡在进行性缺血时的机制尚不了解。但缺血肾保留的小管细胞有再生能力,应早期认识和治疗。
来源地址:http://www.39kf.com/cooperate/lw/nk/04/2004-10-15-24954.shtml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