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动脉硬化致肾缺血的类型诊断

时间: 2015-01-22 00:29:04 来源: 求医网

  肾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但亦与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未必平行,临床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部分患者可发生动脉栓塞,表现为肾缺血。

  肾动脉硬化致肾缺血的类型诊断介绍:

  (1)肾动脉粥样硬化

  可同时伴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理上表现为动脉内膜断裂及管腔狭窄,部分闭塞呈纤维化。肾动脉粥样硬化都有平滑肌细胞增生,伴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形成。临床上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若在上述病变的基础上发生肾动脉狭窄或闭塞,则出现顽固性肾血管性高血压,部分病人可有蛋白尿。

  (2)良性肾小动脉硬化

  此为长期高血压病所致的肾小动脉硬化及慢性肾缺血性病变。其病理变化以肾小球入球小动脉透明变性为主。临床上一般先有十余年或数十年高血压病病史,继而出现多尿、夜尿等肾小管功能损害的表现,有轻至中度的蛋白尿,少数病人尿蛋白可达3克/日以上,部分病人出现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少数病人可发展为尿毒症。

  (3)恶性肾小动脉硬化

  为恶性高血压病的肾脏表现,其病理特征为:①入球小动脉及小叶间动脉的管壁呈非炎症性纤维素样坏死;②胶原纤维和血管内皮细胞呈同心圆状增生,层层形成呈洋葱样。临床上主要为严重高血压,舒张压>17.3kPa(130mmHg)以上,眼底有出血、渗出和乳头水肿及心、脑功能障碍,可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病人有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胸闷、气短,中度贫血,血肌酐及尿素氮进行性增高,最后发生尿毒症。


查看更多关于“肾动脉硬化致肾缺血的类型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腰部
相关检查:
肾炎检查、肾功能不全检查、肾病检查、血液检查
常用药品:
黄葵胶囊、复方α-酮酸片、吗替麦考酚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
相关疾病:
放射性肾炎、肾囊肿、肝动脉闭塞、多发性骨髓瘤

肾缺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