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症酸中毒的相关检查方法

时间: 2014-11-20 16:21:14 来源: 求医网

  酮症酸中毒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胰岛素一定或相对性分泌不足,导致糖、脂肪及蛋白质的代谢紊乱。并继发性引起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酮症酸中毒的具体检查方法如下文所述:

  (1)电解质:

  ①血钠:多数(67%)低于135mmol/L,少数正常,偶可升高至145mmol/L以上,大于150mmoLl/L应怀疑伴有高渗昏迷。

  ②血钾:DKA时,由于渗透性利尿和酮体经肾以盐的形式排出,导致K 大量经肾排出,加上纳食少,恶心和呕吐,进一步加重机体缺钾。但DKA时,细胞外氢离子浓度增加与细胞内钾离子交换,细胞内钾向细胞外转移;随着水分由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钾同时进入细胞外;细胞内磷的丢失导致钾的丢失以保持电中性;DKA时,胰岛素缺乏,钾向细胞内转移减少,同时细胞内糖原和蛋白质裂解增加,进一步促进钾向细胞外运动,以上种种原因可导致血清钾浓度往往正常,甚而偏高,从而掩盖了体内严重缺K的真实情况。

  (2)血渗透压:

  可轻度升高,有时可达330mOsm/L以上,少数可达350mOsm/L,可能伴有高渗性失水或高渗性昏迷。

  (3)血脂:

  在疾病早期,游离脂肪酸(FFA)常显著升高,约4倍于正常高限,可达2500μmoL/L;甘油三酯(TG)和胆固醇亦常明显升高,TG可达11.29mmoL/L(1000mg/dl)以上,有时血清呈乳白色,乃由于高乳糜微粒血症所致,高密度脂蛋白(HDL)常降至正常低限。经胰岛素治疗后,上述脂代谢异常可恢复。


查看更多关于“酮症酸中毒的相关检查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尿液检查、糖尿病检查、孕期糖尿病检查
常用药品:
格列吡嗪片、碳酸氢钠注射液、注射用生长抑素、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
相关疾病: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

酮症酸中毒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