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疾病引发水样便的鉴别诊断

时间: 2015-06-23 13:15:41 来源: 求医网

  水样便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夏季引发水样便通常是由细菌感染所致,多为黏液便,具有腥臭味;秋季引发水样便多由轮状病毒引起,以稀水样或稀糊便多见,但无腥臭味。通常,引发水样便的病因很多。大多数为疾病导致的。因此,在治疗前,在临床上要注意各种疾病引发水样便的鉴别诊断。

  胃肠炎引发水样便:

  大肠埃希菌等肠道细菌引起的胃肠炎,多会造成腹泻为水样带黏液恶臭无脓血的症状,症状轻重不等。胃肠炎轻型,一般不发热,以食欲减退、腹泻、水样便为主要表现。每天大便3~6次不等,常呈黄色或绿色消化不良样稀便,多呈混有少量泡沫的稀汤样便,并伴有腹胀、腹痛及恶心。

  脂肪痢引发水样便:

  发生在幼儿者称小儿脂痢病(celiac disease),发生在成人则称为特发性脂痢(idiopathic steatorrhea)。患者消瘦,营养不良,水样便,腹泻,呈脂肪便。患者空肠粘膜上皮的绒毛及微绒毛呈明显萎缩,粘膜表面扁平。粘膜固有层显慢性炎性改变,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有时有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如患者饮食不含麸质类食物,则上述肠粘膜病变可以恢复。

来源资料:《国内实验诊断学》 2014年 第12期


查看更多关于“各种疾病引发水样便的鉴别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粪便检查、X线检查、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常用药品:
小儿石蔻散、珠芽蓼止泻胶囊、复方普鲁卡因苯甲酸胶囊
相关疾病:
肠炎、贾第虫病、阿米巴痢疾、小儿乳糜泻、腺病毒性肠炎

水样便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