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骨转移的诊断要点

时间: 2014-12-01 17:43:55 来源: 求医网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疾病进展的晚期阶段,尤以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常见,其发生率高达15%~70%,其中骨转移患者1年内病理骨折发生率为22%~52%%。那么该如何诊断骨转移呢?

  1、骨转移性癌痛的临床表现根据其侵犯的部位和程度而不同。

  2、同一部位的骨转移,可有不同的疼痛。

  3、在很多患者中,用力、打喷嚏和咳嗽可使疼痛加剧是脊柱转移癌症的一个特征。

  4、疼痛的性质随压迫部位的不同而变化,需从神经解剖学去分析。要注意,在初诊时患者并不总是存在局部疼痛,疼痛可以被先前用的止痛剂掩盖,或因患者采取了保护性的体位暂时缓解了疼痛。

  5、需要积累经验。才能诊断准确。

  6、核磁共振是诊断骨转移癌的较重要的手段。

  7、据统计产生骨转移性癌痛综合征的原发性癌瘤依次为乳癌、支气管癌、前列腺癌、膀胱癌、食道癌、颈部癌及其它癌学优网搜集整理。

  8、全脊柱的普通X线平片检查是必要的,其中80%的病例能显示出骨质破坏,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椎骨的椎弓根消失或椎体萎陷(通常不累及椎间盘)。也许还能显示出邻近椎骨的软组织肿块。然而明显萎陷的椎骨,也许不是脊髓受压的部位。脊髓造影能提供脊髓受压部位和范围的有价值的信息。脊髓造影常与CT联合使用。脊柱X片可显示骨折、骨质破坏。脊髓造影可显示脊髓受压的部位,病变与脊髓的关系(髓内、髓外、硬膜下或硬膜外)即作到定位和定性诊断。

  9、脊髓CT及脊髓造影CT扫描可准确显示椎管管径除外椎管狭窄,钩画病变的范围及毗邻关系,使诊断更可靠。

  10、脊柱核磁共振成像【MRI】除骨性病变以外的病变显示清楚,三维方向了解病变的互相关系,其增强MRI对肿瘤的鉴别更为有利。经过上述检查,大部分骨转移病变(包括肿瘤引起的压迫)能定位、定性诊断。


查看更多关于“肿瘤骨转移的诊断要点”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
患者部位:
胸部、骨、腹部、腰部
相关检查:
骨密度测定、骨显像、骨髓异常细胞和寄、全身骨骼疾病排查
常用药品:
氯膦酸二钠片、注射用唑来膦酸、榄香烯注射液、注射用鲑降钙素
相关疾病:
颞骨和下颔骨关节异常、小儿骨肉瘤、筋骨懈堕、软组织肉瘤

骨转移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