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骨转移:最常见的原发肿瘤是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其最常见的发病年龄为40~65岁,与该年龄组肿瘤的高发病率相关。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与美国的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相关。脊柱骨转移发生的部位与体积相关,胸椎的发生率为60%,腰骶椎的发生率为30%,颈椎的发生率为10%。多数脊柱转移瘤为孤立性的,多发性的脊柱转移瘤发生率为35%。在一项前瞻性的研究中,脊柱转移瘤的复发率为20%。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MRI技术的进步,脊柱转移瘤早期诊断技术已获得相当程度的提高。
椎体骨结核: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和流动性增加、耐药结核比例升高、HIV的传播流行,全球结核疫情成恶化趋势,结核病发病率已明显上升。国内是结核高疫情国家,80%患者在农村。脊柱骨结核是最常见的激发于肺结核的骨关节结核,多发于青壮年,是引起后凸畸形、截瘫的常见原因,残极率高,治疗难度大。其中,胸椎发生率高达39.6%左右,尤其儿童居多。由于胸腔负压、纵隔脏器搏动、胸廓出口毗邻结构复杂和胸椎生理性后凸等因素,胸椎结核易形成椎旁和它处流注脓肿,胸椎旁侧脓肿范围通常较为广泛,文献报道发生率为86.5%~98.5%。上位胸椎脓肿可在胸廓上口部压迫食管、气管造成吞咽困难与呼吸困难。中段胸椎脓肿可沿肋间或局部向体表突出,还可形成张力性脓肿,穿破入肺(约10.9%),脓肿和死骨可咳出或穿入肺脏(3.3%),也可向后突入椎管而出现脊髓压迫症。下位胸椎及胸腰椎结核脓肿可在腰上三角区和腰下三角区突出体表,也可沿腰大肌流注髂窝,继而下降到大腿部。胸椎结核同其他脊柱结核一样好发于椎体,以破坏脊柱的前、中柱为主,又由于其本身存在的生理性后凸,应力集中在椎体的前侧, 负重后造成椎体塌陷,导致后凸畸形十分明显。
临床表现鉴别
椎体骨转移:骨骼相关并发症通常是在脊柱转移瘤发生后的3~6周内发生。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于95%的脊柱转移瘤患者,且通常出现于脊柱转移瘤神经损害之前。通常,疼痛发生于颈部和背部,且常有夜间疼痛的特点。疼痛的发生是由于肿瘤突破了痛觉感受器较少的骨髓,而侵及骨膜及其周围。由力学不稳定而诱发的疼痛多是由于脊髓压迫、椎体塌陷和病理性骨折引起。疼痛也可表现为根性疼痛,表现为皮节分布区放射样疼痛。疼痛通常在神经损害前平均7个月发生。
椎体骨结核:起病隐匿,儿童居多,常表现为胸背部持续疼痛,可向胸部、腹部放射。逐渐出现胸椎后凸畸形,脊髓受压者可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行走不稳,二便障碍,甚至截瘫。同时伴有纳差、乏力和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上胸椎结核由于脓肿压迫食管、气管,可出现吞咽困难与呼吸困难。伴有胸腔积液者可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体征包括:胸椎后凸或侧凸畸形,局部压痛、叩痛,脊髓压迫症者出现病变部位以下的感觉障碍、下肢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征阳性。上胸椎结核可有颈部脓肿及颈椎活动受限,下胸椎结核可有腰上三角脓肿、腰椎活动受限。儿童首诊原因以脊柱后凸畸形(34.8%)多见;常见症状以下肢症状(50.7%)多见,包括下肢无力、步态不稳等;常见体征以后凸畸形(92.8%)多见,可伴有有盗汗、低热、纳差、消瘦、夜啼等全身症状。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