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异常引起咬指甲的检查方法介绍

时间: 2015-01-19 16:50:31 来源: 求医网

  咬指甲也称咬指甲症或咬指甲癖,是指反复咬指甲的行为。出现这种现象常与精神紧张有关,在生活节奏改变比如孩子入托、入学时孩子特别容易出现紧张,在生病时也容易诱发此症,部分小儿由于模仿他人而形成。具有内向、敏感、焦虑素质等性格特点的小儿容易患此症,所以当患者患上该症时,需要尽快去正规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这样才能尽快将其治愈。

  精神异常引起咬指甲的检查方法介绍:

  一、询问病史中的注意事项

  精神科和其他临床医学科室的情况有所不同,病史并非来自病人,而是由家属、同事、亲友,甚至护送者提供的。因此向这些成员详细询问异常情况十分重要。病史中应尽可能包括过去有无类似发作史、躯体疾患史、服药史、住院史、阳性家庭史、既往性格和秉性、精神创伤史等内容。

  二、仔细观察病情

  患者的外貌衣着、言谈举止、情绪变化以及行为活动都是精神症状的观察内容。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认识活动、情感反应和意向行为三大类,即所谓知、情、意。我们可以从病人的知、情、意所显示的异常来判断哪些心理过程发生了紊乱,由此作出咬指甲的诊断。

  三、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在急诊情况下,对有精神异常的病人应检查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血色素、尿糖、尿常规、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胸透、心电图等。

  如怀疑由脑部器质性病变引起精神异常,则脑电图、头颅X片和脑脊液检查是必需的,如有条件应考虑作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

来源资料:《急诊医学》第九篇脑血管意外和神经系统疾病急诊 第67章综合医院中精神异常病人的急诊观察与处理


查看更多关于“精神异常引起咬指甲的检查方法介绍”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营养科
患者部位:
心理、上肢、下肢
相关检查:
内分泌功能试验、精神检查、心理测试、脑电图检查
常用药品:
奋乃静片、盐酸氯丙嗪片、氟哌啶醇片、氟哌啶醇注射液
相关疾病:
精神障碍、小儿指甲-髌骨综合征、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

咬指甲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