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咬指甲的精神检查方法介绍

时间: 2015-01-19 16:51:28 来源: 求医网

  咬指甲并不是小孩的专利,很多成人也会咬指甲的经历。在心理学上来说,其实啃咬指甲,有时反映出一种心理情绪。往往与情绪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咬指甲是对患者心理和精神伤害都非常大的一种症状,所以在诊断咬指甲时需要对患者的精神做详细的检查,这样才能尽快找到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诊断咬指甲的精神检查方法介绍:

  精神检查是通过观察和交谈来检查患者精神状态的一种方法。观察患者的一般表现、情感反应、动作与行为,也可以发现有无错觉或幻觉、自发言语等。通过交谈了解患难与共者的接触、知觉、言语、思维、智力、定向力、自知力等。通过相应的躯体检查以了解患者有无抗拒、蜡样屈曲;若要了解有无模仿,不自主服从时,医生要作出一些吩咐和动作,并观察患者的反应。

  交谈应在自由畅谈的气氛中进行,避免审问式。由于病情不同,交谈方式应随机应变。在交谈过程中的记录要有选择性、针对性(即有助于反映精神状态的内容)。医生的提问用直阵式写在记录纸左侧,患者答语也用直阵式写在纸的右侧,尽量引用原句,以保持真实性,并在括号内说明答话时的表情、态度、反应速度等。谈话方式可灵活应用,但记录应按一定格式以便整理。谈话应由浅入深,从日常生活等逐渐过渡到与咬指甲有关的问题,可从姓名、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何人陪伴来院等问题谈起,逐步深入。若谈不下去时,也可根据病史中资料作提问。


查看更多关于“诊断咬指甲的精神检查方法介绍”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营养科
患者部位:
心理、上肢、下肢
相关检查:
内分泌功能试验、精神检查、心理测试、脑电图检查
常用药品:
奋乃静片、盐酸氯丙嗪片、氟哌啶醇片、氟哌啶醇注射液
相关疾病:
精神障碍、小儿指甲-髌骨综合征、小儿营养不良性消瘦

咬指甲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