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症的精神分析理论

时间: 2015-01-17 17:38:39 来源: 求医网

  弗洛伊德认为夜游症是一种潜意识压抑的情绪在适当的时机发作的表现。确实,夜游患者总有一些痛苦的经历。事实上,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可以很直观地解释夜游症:当本我力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冲破了值勤的自我的警戒。面对来势汹涌的本我力量,值勤的自我只可逃避不管,有个别值勤的自我还被抓来作助手,因为人的言行都是自我的职责。当本我胡闹了一会儿以后,能量消耗了不少,自我的值勤者立即把本我赶回了牢笼。为了逃避超我的惩罚,自我的值勤者隐情不报,结果夜游者醒来以后便会对刚才发生过的事一无所知。虽然如上解释近乎于天方夜谭,但从逻辑上讲却是言之有理的。

  夜游是一种与睡眠有关的脑功能障碍。在正常情况下,在眼球快速运动阶段的睡眠中,大脑会传递行动指令给肌肉运动系统,如梦见火灾,大脑就命令双脚拼命地快跑。但人还有一种阴断机制,能在睡眠时不让信号传递到肌肉运动系统而使人能安稳地睡在床上。但若这种机制失调,人就会有行动,出现夜游现象。我们所见的夜游大多发生在非眼球快速运动睡眠阶段,在脑电图上属无梦睡眠。夜游者的躯体方面是睡着的,而感官方面却是部分睡着;大脑皮层广泛处于遏制状态,但还有孤立的兴奋灶。

  当然,也有少数儿童由于脑部感染、外伤或罹患癫痫、癔症时,也可能发生夜游现象,这要请医生加以鉴别。成年人发生夜游,多与患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有关。夜游只要不是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不需治疗。如果频繁发生,可请医生用些镇静剂。恐惧、焦虑易使夜游症加重,这就要设法消除恐惧、焦虑心理。


查看更多关于“夜游症的精神分析理论”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精神心理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X光片检查、头颅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脑脊液检查
常用药品:
盐酸哌甲酯片、匹莫林片、盐酸伪麻黄碱片、噻奈普汀钠片
相关疾病:
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小儿发作性睡病、小儿偏头痛

夜游症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