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汗发生的原因解析

时间: 2014-12-16 17:31:31 来源: 求医网

  臭汗,汗腺分泌具有特殊臭味或咸汗被分解后释放的臭味称为臭汗。可分为全身性和局部性两种。中医的体气、狐气及狐臭属于本病范围。流行病学显示臭汗多发生于青春期,主要是青少年。

  全身性臭汗是指小汗腺分泌大量汗液。并被皮面附生细菌分解释放产生特异臭气,常与多汗症伴发。例如足底、趾缝、臭汗症与多汗伴发。内服某些药物如砷剂、缬草、磷化物、麝香等均可随汗液排出体表而发出特殊气味。

  局部性臭汗临床上最多见为腋臭和足臭。腋臭是由于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青春期大汗腺分泌旺盛、分泌中包含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致的臭味。因为大汗腺受内分泌影响,因此在青春期开始发生,到老年时可以减轻或消失。臭汗常有家族遗传史。另外,臭汗与种族有一定关系,如黑人大汗腺分泌旺盛,发病率较高。少见的臭汗可在精神或神经系统损害时产生,如偏执和精神分裂症等。足臭亦多见于青少年,是由于小汗腺分泌旺盛,若塑胶底鞋、靴,汗液不易挥发,足部湿热易滋生真菌、细菌、被分解后产生不饱和的脂肪酸,发出臭味,亦可随年龄增长逐渐减轻或消失。

  发病机制全身性臭汗是指小汗腺分泌大量汗液。并被皮面附生细菌分解释放产生特异臭气。局部性臭汗是由于大汗腺分泌功能异常,青春期大汗腺分泌旺盛、分泌中包含的有机物被细菌分解产生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致的臭味。

  临床表现臭汗伴发多汗,汗液不易蒸发;局部性臭汗多发于大汗腺所在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足部、肛周、外阴、脐部及女性乳房下等处,以足部、腋部臭汗最为多见。

 


来源地址: http://www.wiki8.com/chouhan_133390/


查看更多关于“臭汗发生的原因解析”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皮肤性病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生命体征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精神状态检查
常用药品:
足光散、乌洛托品溶液、玉屏风颗粒、黄芪精、健脾生血颗粒、腋臭粉、乌洛托品溶液
相关疾病:
狐臭、多汗症、臭汗症、热汗症、阴汗症、急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抑郁症

臭汗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