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易与过劳混淆的疾病

时间: 2015-01-12 17:46:57 来源: 求医网

  过劳需要与诸如恶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内分泌疾病,违禁物依赖症,慢性肺疾病,以及心脏、胃肠、肝、肾和血液疾病等引起的慢性疲劳相鉴别。

  下述临床特点有助于区别过劳患者与一般疲劳:①疲劳程度多较严重,病程几个月以上,休息不能缓解;②流感样症状,为低热 (37。5~38。6℃)、肌痛、关节痛(非关节炎)、每周数次咽部刺痛和发痒、颈部或腋窝淋巴结肿大及触痛、头部重压感。起病突然;③特有的神经精神症状。如记忆丧失、定向障碍、说话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差。同时伴有睡眠障碍,感觉非常衰竭乃至不能入睡(约20%的患者完全不能入睡)。但美国 NIH提出一些经过治疗的结缔组织疾病患者仍有持续性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症状与体征,也可列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一组。

  过劳的抑郁表现与原发性抑郁症在性质上有所不同。经心理学测验表明,前者有急性精神痴呆表现。最重要的鉴别要点是过劳患者能积极治疗,可以恢复活力。对未来充满希望;后者则表现为孤独、绝望、无能,可能出现反复的自杀倾向。当无法鉴别时。可请有临床经验的精神科医生协助诊断。


查看更多关于“鉴别易与过劳混淆的疾病”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外科
患者部位:
头部、胸部
相关检查:
小脑共济失调检查、脑瘫检查、脑神经检查、脑神经递质检查
常用药品:
硫唑嘌呤片、溴吡斯的明片、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苯丙氨酯片
相关疾病:
心脏衰竭、心源性休克、心脑血管疾病、缺血缺氧性脑病

过劳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