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产后便血有哪些具体方法

时间: 2015-09-24 16:47:10 来源: 求医网

  从年龄上分析,产后便血特点是,血液附在粪便外或便后滴鲜血,一般不含粘液,常有便秘,无腹泻及消瘦史。直肠癌的便血,早期为鲜红或稍暗色,量不多,为间歇性,常有 便秘和排便次数增多交替出现的病史;晚期常同时混有恶臭的粘液。直肠息肉便血呈鲜红色,量多,青壮年多见,有时有家族史。蒂长,位置低的直肠息肉,可脱出肛门外,常被误诊为内痔。溃疡性结肠炎的便血,为粘液性血便,常伴有下腹及左下腹痛,肠镜检查及X线钡剂灌肠可明确诊断。

  1、大便的颜色。若颜色为柏油状或黑便,血液多来自上消化道,但如病人进食了猪血、中药等,大便有可能是黑色,若为暗紫红色并混有粘液,每日大便次数较多,多见于慢性结肠炎,也应想到有直肠癌的可能,若血色鲜红,则多来自下消化道,但如大量上消化道出血,迅速由肛门排出,而在肠内停留时间极短,也可能出现暗红色便血。

  2、分清便血性状、出血方式、颜色和出血量:如内痔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肛裂则是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黑色、暗红色或有血块。

  3、注意便血伴发症状:如直肠炎、直肠恶变等便血常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内痔、息肉便血伴无有肛门疼痛,肛裂则伴有肛门疼痛及便秘;慢性结肠炎常伴腹泻、左下腹隐痛;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伴有剧烈的腹痛等。

  4、弄清便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内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常呈反复、间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结)直肠恶变可为持续性少量便血。

来源资料:《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年 第10期


查看更多关于“鉴别产后便血有哪些具体方法”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妇产科、内科
患者部位:
臀部
相关检查:
直肠镜检查、血常规检查、肛门指检检查、体格检查
常用药品:
产妇安颗粒、立芷雪、益母草软胶囊、安宫止血颗粒
相关疾病:
血厥、脏毒便血、肛裂、晚期产后出血、内痔、产后三急

产后便血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