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脉的症状诊断

时间: 2014-12-11 17:39:54 来源: 求医网

  古代中医认为辨沉脉所统有五,伏短细实牢皆统于沉。沉,阴水也,重手按下,至筋骨乃得。如绵裹砂。内刚外柔。如石投水。必极于底曰沉。是气满三焦。而不运于脏 腑。为阴逆阳郁之候。其病在里。

  沉脉为寒为水蓄为气。有力里实。必痰食有形之物。凝滞于内。无力里虚。乃无形之气。 郁结于中。沉迟痼冷。沉数伏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伏霍乱。沉牢冷积沉弦饮痛。沉紧冷痛。沉弱阴痛。沉缓寒 湿。寸沉左为寒邪在心。右为寒痰停蓄。伤寒两寸沉曰难治。平人两寸沉曰无阳。多艰于寿。关沉伏寒在经。 左主两胁刺痛。右主中满吞酸。尺沉肾寒。主腰背冷痛。男子精冷。女子血结。沉细为阴痒。伏类于沉。然沉行筋骨间。伏行骨上重按着骨。指下裁动曰伏。阴水也。积阴冷毒之气。滞于三焦。为关格闭塞之候。伏而数曰热厥。亢极而 兼水化也。伏而迟曰寒厥。阴极而气将绝也。惟伤寒脉伏。主大汗而解。寻之两头无。中间有。不及本位。状如米粒曰 短。阴金也。是气不足以导其血。为不及之病。涩微动结。皆兼短脉。过于悲哀之人。其脉多短。短而滑数为酒伤。寸短头痛。关短宿食。尺短胫冷。又关不诊短。短见于关上。是上不通寸为阳绝。下不通尺为阴绝。若应指沉沉。不绝 如丝曰细。阴也。为吐衄。为忧劳过度。为湿。凡血衰气少则顺。否则逆。若中取之沉取之脉。皆幅幅有力曰实。属土。 是伏阳在内。寒锢于外。实而静为气血有余。实而躁为里有邪。妇人尺实为有孕。实统牢革。牢革之脉。古人多混 淆莫辨。不知革浮牢沉。革虚牢实。形证各异。故革脉见浮部。其按之坚固有力。动而不移曰牢。阴中有阳。里实表虚。 病主胸中气促。骨间疼痛。大抵其脉近于无胃气。故诸家皆谓危殆之脉。

  用现代医学解释沉脉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营养不良性疾病(如结核病、慢性肝病)及有心输出量减少症状的疾病(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等),其脉象多沉细而无力。水肿使表皮与脉管间组织增厚,也可使脉搏处于沉位,如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心力衰竭等。在周围血管痉挛或收缩时,外周血管内阻力增高,此时脉沉而兼弦细,可见于高肾素性高血压、尿毒症并见高血压等。

  


来源资料:《诊脉三十二辨》清·管玉衡撰


查看更多关于“沉脉的症状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中医脉象检查
常用药品:
消心痛、安定、左氧氟沙星、肾上腺皮质激素、葡萄糖酸钙、寒湿痹片
相关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失眠、心脾两虚、伤寒、霍乱

沉脉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