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出现迟脉的患者应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慎用减慢心率和心脏传导的药物 对此类药物的应用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过量和误用,对病窦和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要禁用洋地黄制剂β受体阻滞药及明显减慢心率的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
1、对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应注意寻找病因,大多数窦性心动过缓无重要的临床意义,不必治疗。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在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心率很慢可使心排血量明显下降而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症状明显,此时应使用阿托品(注射或口服),甚至可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1mg加入到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应根据心率快慢而调整剂量),以提高心率。亦可口服氨茶碱0.1g,3次/d。
3、对窦房结功能受损所致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心率很慢、症状明显,甚至有晕厥发生或阿-斯综合征、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需要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以防突然出现窦性停搏。
4、由颅内压增高、药物、胆管阻塞、伤害等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 应首先治疗病因,结合心率缓慢程度以及是否引起心排血量的减少等情况。适当采用提高心率的药物。
预后
窦性心动过缓的预后与心率快慢及基础心脏状态有关。如心率40~60次/min,血流动力学改变不大,且无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则其无明显症状,预后良好;如心率慢且有严重的器质性心脏病,心脏每搏排血量不能代偿性增大,则每分钟的排出量减少冠状动脉、脑及肾血流量减少,就会出现气短、心前区疼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刻出现晕厥这种情况多见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脏功能低下等预后较差。若心率低于40次/min时,心排血量明显降低,预后不良。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率慢的本身有助于室性异位心律的发生。
来源地址: http://www.a-hospital.com/w/窦性心动过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