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梗死尤其是脑部出血性梗死的超早期治疗,首先要提高全民的急救意识,认识到脑卒中同样是一种急症,为获得较好疗效应力争超早期溶栓治疗。针对脑梗死后的缺血瀑布及再灌注损伤进行综合保护治疗,并且要采取个体化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如下:
1、超早期溶栓治疗:目的是溶解血栓,迅速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减轻神经元损伤。溶栓应在起病6小时内的治疗时间窗内进行才有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
2、抗凝治疗:目的在于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及华法林等(用法见TIA)。
3、可用于进展性卒中、溶栓治疗后短期应用防止再闭塞。治疗期间应监测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还须备有维生素K、硫酸鱼精蛋白等拮抗剂,以便处理可能的出血并发症。
4、脑保护治疗:是在缺血瀑布启动前超早期针对自由基损伤、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代谢性细胞酸中毒和磷脂代谢障碍等进行联合治疗。可采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镁离子、抗兴奋性氨基酸递质、自由基清除剂(过氧化物歧化酶、维生素E和C、甘露醇、激素如21-氨基类固醇、巴比妥类等)和亚低温治疗。
5、降纤治疗:通过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遏制血栓形成。可供选择的药物有降纤酶、巴曲酶、安克洛酶和蚓激酶等;发病后3小时内给予安克洛酶可改善病人预后。
来源资料:《放射学实践》 2011年 第6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