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出血性梗死的西医治疗方案

时间: 2015-06-29 14:43:46 来源: 求医网

  急性脑部出血性梗死的治疗原则是,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在疾病发展的不同时间,针对不同病情、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措施。积极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促进脑微循环,阻断和终止脑梗死的病理进程。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水肿。急性期应早用脑细胞保护治疗,可采取综合性措施,保护缺血周边半暗带的脑组织,避免病情加重。加强护理和防治并发症,消除致病因素,预防脑梗死再发。积极进行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以降低致残率。

  1、血栓溶解剂:关于血栓溶解剂将已形成的血栓溶解,在理论上是一种可取的治疗出血性梗死的方法,但临床上应用时疗效欠理想,其原因可能是血栓溶解剂使血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激活的同时,血液内该系统也被激活,使纤维蛋白溶解酶原量明显下降,破坏了正常的凝血过程,易引起全身出血;其次,溶血栓剂治疗仅适用于发病的早期,血栓老化后血栓溶解剂则难以发挥作用,当脑组织因梗死后供血恢复,脑功能也难以恢复,且易导致梗死区的出血,即出血性梗死。尽管如此,血栓溶解剂目前仍被较多地应用于临床,常用药物有:链激酶,首次剂量要大,一般为20万~5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滴,30分钟内滴完,维持剂量为每小时5 万~10万u加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持续滴注,直至血栓溶解或病情不再发展为止,一般应用12小时至5天。蛇毒抗栓酶,是蛇毒酶制剂,用法是 0.5u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滴,每日1次,10~15天为一疗程。

  2、抗凝治疗:对缺血性脑血管出血性梗死病息者,应用抗凝治疗即被动的使机体增加肝素或类肝素含量,以加强抗凝过程,阻止凝血或血栓形成,在理论上讲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个体对抗凝药物的敏感性、耐受性差异较大,因此每个人治疗剂量应是不同的,治疗过程中应定时监测全血凝血时间及(或)凝血酶原时间,另外治疗前应作颅ct肯定排除脑出血、内脏活动性出血,以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一定禁忌证。严重者舒张压大于13.3kpa也应慎用。常用药物有藻酸双酯钠,又称多糖硫酸,用量2~4mg/kg加入葡萄糖液500ml 中静脉滴注,每分钟20~30滴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或口服0.1g/次,每日3次。肝素钠,静脉给药作用快,多用于紧急状态(如脑梗死)起病的头 1~2天,静脉给药6000~12500u,溶于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1000ml,静脉滴注,20滴/分,8~12小时1次。

来源资料:《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 第10期


查看更多关于“急性出血性梗死的西医治疗方案”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颅脑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脑多普勒检查
常用药品:
安宫牛黄丸、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溶栓胶囊、脑得生片
相关疾病:
肺真菌病、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高压、老年人心脑综合征

出血性梗死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