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家对牢脉的认识

时间: 2014-12-24 18:45:26 来源: 求医网

  古代各医家和现代医家对牢脉的认识不尽相同,参考古代文献和个人体会认为牢脉极沉而坚实,举寻不可得,左右推寻动而不移是其诊断的关键。牢脉是实邪深入在里,里实表虚,虚实并见,寒气外束,寒热错杂之象,主内积、气结、血瘀等症。

  古代医家对牢脉的认识:

  《脉经》:“关脉牢,脾胃气塞,盛热即腹满响响。尺脉牢,腹满,阴中急。”

  《脉诀》:“牢者阴也,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

  《千金方》:“关上脉牢,脾胃气塞,热盛即腹满响响。尺脉牢,籍满,阴.中急。”

  《诊家枢要》:“牢为里实表虚,关中气促为劳伤痿极,大抵其脉近乎无胃气者,故诸家皆为危殆之脉,亦主骨间疼痛,气居于表。”

  《外科精义》:”牢脉,若瘭疬结肿诊得牢脉者,不可内消也。”

  《濒湖脉学》:“寒则牢坚里有余,腹心寒痛木乘脾,疝癫据瘕何愁也,失血阴虚却忌之。”

  《诊家正眼》:“牢主坚积,病在乎内,左寸之牢,伏粱为病;右寸之牢,息贲可定;左关见牢,脉家血积;右关见牢,阴疼痞疼;左尺牢形,奔豚为病;右尺牢形,疝瘕痛甚。”

  《古今医统》:“牢为里实,胃气不足,胁痛疲劳,胀满气促。”


查看更多关于“古代医家对牢脉的认识”的相关常识>>

牢脉医生咨询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体检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分泌检查
常用药品:
金刚藤口服液、小金胶囊、益气复脉胶囊、增力再生丸
相关疾病:
症瘕、痞块、疝气、血液病、风湿内袭、冲冒风露

牢脉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