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症状起因

时间: 2014-11-22 16:53:50 来源: 求医网

  急性肾衰竭指肾功能的突然下降,导致肾脏排出氮质代谢废物的能力及维持水、电解质稳定的功能丧失。虽然目前重症急救医学及肾脏替代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急性肾衰竭的死亡率并未因此而改变。因此,进行急性肾衰竭病因分析和研究,对进一步早期预防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分为肾前性、肾后性、肾性三大类。

  (一)肾前性:任何病因引起的休克(至少4h以上)或有效血容量剧烈减少,使肾脏严重缺血而导致的急性肾衰。常见的肾前性急性肾衰病因列举如下。

  1.低血容量

  (1)体液丧失:①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和休克;②剧烈呕吐、胃肠减压、各种因素引起的剧烈腹泻,致丧失胃肠液;③烧伤、创伤时大量渗液,过度出汗,脱水引起的大量体液丧失;④垂体或肾性尿崩症及利尿剂过度应用。

  (2)失血或体液在体内局部积聚: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创伤后血肿、血胸、血腹等。

  (3)败血症所致的循环血容量不足及休克。

  2.心源性休克。严重心肌病和心肌梗死所致的泵衰竭,严重心律紊乱引起的血循环不良,心包填塞等。

  3.药物、麻醉、脊髓损伤诱发的低血压休克。

  4.急性溶血。血型不合的输血,机械性溶血,挤压伤、烧伤时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尿所致肾小管堵塞、坏死。

  5.其他。如过敏性休克,失钠性肾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危象等。

  (二)肾后性:肾后性急性肾衰比较少见,临床上常出现突然的尿闭。引起肾后性急性肾衰的常见原因如下。

  1.尿道阻塞。尿道狭窄、膀胱颈阻塞、前列腺肥大。

  2.神经性膀胱。神经病变、神经节阻断剂。

  3.输尿管阻塞。结石、血块、结晶(如磺胺、尿酸)、盆腔手术时无意结扎输尿管、腹膜后纤维化。

  (三)肾性:直接或间接损害肾实质的各种肾脏疾病均可导致急性肾衰,是急性肾衰的常见病因。

  1.肾小球肾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急进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过敏性肾炎等。此类病例大都有原发病伴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

  2.肾血管病变。恶性高血压诱发的肾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常可导致急性肾功能恶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导致双肾皮质坏死,硬皮病如累及肾血管病变,可使肾脏供血急剧下降;肾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

  3.间质及小血管病变。急性肾盂肾炎常伴肾小管及间质炎症;病毒感染如流行性出血热、恶性疟疾及药物过敏反应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所致急性肾衰常见为间质和小血管病变。

  4.肾乳头坏死。糖尿病或尿路梗阻伴有感染时,可发生双侧肾乳头坏死;镰形细胞贫血急性发作时,乳头部供血不足亦可出现双侧乳头坏死,导致急性肾衰。

  5.药物。肾毒性药物、化学物质、药物过敏。

  6.其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栓塞、产后不明原因的急性肾衰;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等。

来源资料:《急诊医学》第七篇


查看更多关于“急性肾衰竭症状起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腹部
相关检查:
尿液检查、血常规检查、血常规肝功能检查、肾脏超声检查
常用药品:
阿昔洛韦、对乙酰氨基酚、青霉素、肾上腺素、吲哚美辛
相关疾病:
肝硬化、肝腹水、败血症、妊高症

急性肾衰竭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