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治疗/预防

时间: 2015-05-10 17:08:53 来源: 求医网

  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的治疗主要选择对因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是造成本症的单独因素,因而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成为治疗本症的关键。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疗法、放射疗法、冷冻疗法、光凝疗法、化学疗法、光动力疗法、免疫疗法,其中手术治疗仍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

  1.手术疗法:

  仍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如是单眼,肿瘤尚局限于眼球内时,要早期行眼球摘除术。手术时切断的视神经不能短于1厘米。术后病理检查,如发现肿瘤已侵及视神经残端者,应进行放疗,如眶内容亦受累还应进行眶内容剜除术,术后放疗加化疗。

  2.放射疗法:

  (1)如肿瘤已达球外期,且大者,可先作放疗,使肿瘤缩小后再行眶内容剜除术,术后继续进行放疗。

  (2)如双眼均有肿瘤时,除对较严重的一眼进行手术外,较轻的一眼尽量争取作放疗和/或化疗。近年来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比60钴高,而且还可产生高能电子束,用它照射肿瘤,尚可通过电子计算机,计算出达到眼球及眼眶的放射剂量分布情况,及时核对治疗参数,使肿瘤接受一致的高剂量。亦可在小的肿瘤处植入氡子(radon seeds)。还可用106钌或106锗施用器局部贴敷,亦可收到较好疗效。

  3.冷冻疗法:

  对位于赤道部以前的视网膜周边部孤立的较小的肿瘤,可行冷凝术,温度在-90~-100℃,冷冻至肿瘤变为冰球,一分钟完全融化,立即再冻,每点重复三次。一般治疗后2-3周肿瘤消失,脉络膜萎缩,视网膜色素沉着,有时有钙化斑块。

  4.光凝疗法:

  仅用小而孤立的肿瘤(3mm直径),黄斑部及视神经大血管附近的肿瘤不能用本法,以免视力及血管损伤。方法:先在肿瘤周围光凝两排,形成两道堤坝,再凝固走向肿瘤血管,使之完全阻塞,截断肿瘤的血源,(勿伤及大血管免致出血),使肿瘤坏死、萎缩。此方法的优点可反复进行。亦可与放疗或化疗并用,效果较好。

  5.化学疗法:

  仅能起到辅助治疗的目的,三乙烯三聚氰胺(triethlenemelamine.T.E.M.癌宁)可以口服,肌肉注射和颈动脉内注射。常与放疗、光凝、冷凝等疗法合并应用,以提高疗效。在应用中应常复查血象,白细胞低于4000应停药。

  6.光动力疗法(血咔啉衍生物HPD-激光)

  作用机制:HPD能有选择性的被恶性肿瘤组织摄取,经一定波长的光能照射后产生动力效应,透发单态氧等自由基参与的生物氧化反应,引起瘤细胞毒性作用而变性坏死,从而有效杀死瘤细胞。方法:HPD静脉注射(2.55mg/kg),2天后用氩离子泵浦染料激光全眼球扫描照射,波长625~640nm之间,光斑200μm,功率密度200~300mw/cm2,时间45~60分钟,每日一次,共2次,疗效良好。

  7.免疫疗法:

  目前认为本病与免疫改变有关,故设想采用免疫遏制剂治疗,替哌等,以控制肿瘤的增殖。也可用特异性Rb转移因子、基因工程Rb单克隆抗体及其生物导弹,细胞因子(rIL-2 、rIFN、rTNF)、TIL、LAK细胞等联合治疗可获较好效果。

  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的预防:

  Ⅰ、Ⅱ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治疗后存活率达90%,即使Ⅲ期也可达70%,故总的来说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存活率可达85%,死亡病例多由于颅内扩散及远处转移。视网膜肿瘤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和视网膜错构瘤。后者为视网膜的良性肿瘤,多具有先天性和家族遗传倾向,合并神经外胚层结构异常,同时伴有身体其他部位肿瘤性病变。

  应做好遗传病咨询工作,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多属遗传性,因此,对双眼患者的子女和有家族史患者的子女,应高度警惕肿瘤的发生,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来源地址:http://www.a-hospital.com/w/瞳孔出现黄白% E8


查看更多关于“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光治疗/预防”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五官科、外科
患者部位:
头部
相关检查:
荧光眼底血管造影、X线片、B超检查、CT检查、前房细胞学检查
常用药品:
替莫唑胺胶囊、血塞通注射液、硫酸长春碱、泪液乳酸脱氢酶
相关疾病:
霜样树枝状视网膜血管炎、化脓性眼内炎、小儿视网膜母细胞瘤、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