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性尿频是目前儿科较常见的疾病,我院 2002~ 2005年采用中药治疗神经性尿频病儿3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综合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42例,女18例;4~6岁38例,7~12岁22例。病程7~14 d者36例,15~30 d者16例,大于30 d者8例。60例病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全部病例均有尿急、尿频,无发热、无尿痛;入睡后无遗尿症状;查体无阳性体征;尿常规检查正常;无尿道口炎、糖尿病等疾病。符合神经性尿频的诊断。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药治疗。方剂:黄芪12 g、山药10 g、智仁6 g、桑螵蛸6 g,每日1剂,水煎后分2次服用,7 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谷维素和维生素B6 各10~20 mg,每天3次,口服,7 d为一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 尿频、尿急症状消失为显效;尿急症状消失、排尿次数减少为有效;尿频、尿急症状无改变为无效。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1.5 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uc =3.36,P <0.01)。
2 讨论
小儿神经性尿频为儿科门诊常见疾病,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系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对初级排尿中枢遏制能力较差,膀胱神经功能失调所致[1]。其特点为尿频、尿急,且常在清醒时出现,注意力集中或入睡后尿频症状消失,无尿痛及发热,尿常规检查正常,排除泌尿系感染、糖尿病等疾病后可诊断本病。目前尚无治疗本病的特殊疗法。谷维素、维生素B族具有良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的作用,起到镇静、安神、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的作用,从而遏制排尿反射,促使膀胱功能恢复[2],但本文结果显示该疗法显效和有效率低。而采用中药黄芪、山药、智仁、桑螵蛸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显效和有效率高。黄芪具有补气益阴、益气固表等功效,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山药具有健脾固肾等功效,可治疗小便频数证侯;智仁有补肾固精、缩尿等功效;桑螵蛸具有补肾、收缩小便等功效。因此,该方剂效果确切,而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来源地址:http://search.39kf.com/s?d=0&q=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