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引起尿崩的原因

时间: 2014-12-17 14:18:35 来源: 求医网

  生活中,我们身边可能会有一些尿崩患者,对这种病可能很恐惧,不知道怎样应对,其实尿崩症就是尿崩症是因抗利尿激素缺乏(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肾性尿崩症)而致的内分泌疾病。尿崩以烦渴多饮、多尿、低比重尿为主要临床特征。

  引起尿崩的原因具体如下:

  1、原发性(原因不明或特发性尿崩症)尿崩:约占1/3~1/2不等。通常在儿童起病,很少(<20%)伴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这一诊断只有经过仔细寻找继发原因不存在时才能确定。当存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或高泌乳素血症或经放射学检查具有蝶鞍内或蝶鞍上病变证据时,应尽可能地寻找原因,密切随访找不到原发因素的时间越长,原发性尿崩症的诊断截止肯定。有报道原发性尿崩症患者视上核、室旁核内神经元减少,且在循环中存在下丘脑神经核团的抗体。

  2、继发性尿崩:发生于下丘脑或垂体新生物或侵入性损害,包括:嫌色细胞瘤、颅咽管瘤、胚胎瘤、松果体瘤、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 白血病 、组织细胞病、类肉瘤、黄色瘤、结节病以及脑部感染性疾病(结核、梅毒 、血管病变)等。

  3、遗传性尿崩:遗传性尿崩症十分少见,可以是单一的遗传性缺陷,也可是DIDMOAD综合征的一部分。(可表现为尿崩症、 糖尿病 、视神经萎缩、 耳聋 ,又称作Wolfram综合征)。

  4、物理性损伤:常见于脑部尤其是垂体、下丘脑部位的手术、同位素治疗后,严重的脑外伤后。外科手术所致的尿崩症通常在术后1~6天出现,几天后消失。经过1~5天的间歇期后,尿崩症症状长期消失或复发转变成慢性。严重的脑外伤,常伴有颅骨骨折,可出现尿崩症,燕有少数病人伴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创伤所致的尿崩症可自行恢复,有时可持续6个月后才完全消失。


查看更多关于“什么是引起尿崩的原因”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男性生殖、女性生殖
相关检查:
尿液检查、尿常规检查、肾功能不全检查、肾病检查、炎症检查
常用药品:
氢氯噻嗪片、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卡马西平片
相关疾病:
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尿毒症性心肌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尿崩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