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崩症的发病机理

时间: 2014-12-17 14:30:32 来源: 求医网

  我们可能已经知道了一些引起尿崩症的原因,但可能不是很熟悉他们的发病机理,只有更深入的了解它们的发病机理才能更好的预防。

  尿崩症的发病机理:

  AVP的合成与代谢:

  血管加压素在下视丘视上核,室旁核神经元内合成,其最初产物为前激素原,进入高尔基体内形成激素原,后者被包裹在神经分泌囊泡内,囊泡沿神经垂体束轴突流向神经垂体,在流劝过程中通过酶的作用产生活性九肽,即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和一种分子量以及一种39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肽,这三种产物均释放到外周血中,AVP由下丘脑神经元分泌后,沿丘脑-神经垂体束下行至末梢,储存于神经垂体中,近年来发现AVP纤维也见于正中隆起外侧带,AVP也可分泌到垂体门脉系统,在第三脑室底部及脑干血管运动中枢等处。

  AVP与位于肾脏远曲小管,集合管内皮细胞结合,促进水从管腔向间质流的,帮助维持渗透压和体液容量的恒定,AVP在血浆中浓度很低,并无血管活性作用,但高浓度的AVP作用于V1受体可以引起血管收缩,存在于大脑轴突的AVP的可能参与学习和记忆过程,正中隆起的AVP纤维可能与促进ACTH释放有关。

  血浆和尿液中的AVP浓度可用免疫法测定,在随意摄入液体的情况下,神经垂体含近6单位或18mmol(20μg)的AVP,外周血AVP浓度在2.3~7.4pmol/L(2.5~8ng/L),血中AVP浓度随昼夜变化,深夜及清晨最高,午后最低,在正常给水时,健康人24小时从脑垂体释放AVP23~1400pmol(400~1500ng),从尿中排出AVP23~80pmol(25~90ng),禁水24~48小时后,AVP的释放增加3~5倍,血及尿中水平持续增加,AVP主要在肝脏和肾脏灭活,近7%~10%的AVP以活性形式从尿中排出。


查看更多关于“尿崩症的发病机理”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中医科
患者部位:
男性生殖、女性生殖
相关检查:
尿液检查、尿常规检查、肾功能不全检查、肾病检查、炎症检查
常用药品:
氢氯噻嗪片、醋酸去氨加压素注射液、卡马西平片
相关疾病:
肢端肥大症性心肌病、尿毒症性心肌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尿崩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