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虚痛可通过症状进行诊断

时间: 2014-12-26 18:07:35 来源: 求医网

  胃脘虚痛多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或过食生冷,克伐中阳,又可致脾胃虚寒;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横逆犯胃克脾;或脾虚失运,肝木乘之而致肝胃不和;又肝郁化火,耗伤胃阴,胃阴不足,失其润降;或肝郁气滞,血行失畅,脉络瘀滞,阻遏胃脘;又日久不愈,久病入络,凡此种种,均可致病。胃脘虚痛通过发病症状即可进行诊断。

  胃脘虚痛的症状检查诊断方法如下:

  多以胃脘部(上腹部)疼痛为主证。在背部从膈俞至胃部之间俞穴出现压痛点。大多数患者呈胃脘隐痛、神疲乏力,伴泛吐清水等脾胃虚证状;或胃脘胀痛,痛连两胁,嗳气吞酸,口苦等肝气犯胃等证状;或饥或饱则痛剧,或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证。根据临床表现,现代医学分析;如胃酸过多,则为肥厚性胃炎,胃酸减少,则为萎缩性胃炎。

  中医分析:病有久暂,证有寒、热、虚、实、气、血之殊。如痛无休止,绵绵作痛为寒;时作时止,有烧灼感为热;拒按、暴痛为实;喜按、久痛为虚;攻冲窜痛为气;固定不移为血(血瘀)。上腹压痛多呈弥温性,较胃溃疡压痛广泛。又如胃溃疡,每于进食后30-60分钟出现疼痛,并持1-2小时后方可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常是空腹痛,或饭后2-4小时则痛作,得食而缓解。凡溃疡病,常伴见黑便或吐血等症。本病发生常与饮食、情绪、气候变化有关,多呈节律性。由于致因不同,证候较为复杂,根据中医辨证,一般分为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湿热郁蒸、胃阴不足和瘀血阻络等5型。临床尤以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为多见。


查看更多关于“胃脘虚痛可通过症状进行诊断”的相关常识>>

虚痛医生咨询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腰部
相关检查:
肾炎检查、肾病检查、肾功能不全检查、体检检查
常用药品:
蚕蛾公补片、健阳片、黄芪颗粒、天王补心丸、消炎镇痛膏
相关疾病:
肾虚、肾虚腰痛、精气不足、少阴气衰

虚痛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