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出血倾向可作出对出血性梗死的诊断

时间: 2015-06-08 15:47:33 来源: 求医网

  出血倾向是许多不同疾病及不同出血原因的共同表现。为明确其原因,必须将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综合进行分析,既了解病人的过去史,并结合现在出血情况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对于出血性梗死的诊断,针对出血倾向的不同需要用到不同的实验室检查方式来明确诊断。如过敏性紫癜和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由于出血倾向不同需要做出不同的诊断,过敏性紫瘢好发于两下肢及臀部,大小不等,对称分布,且可伴有皮疹及荨麻疹。血小板减少性紫瘢或血小板功能障碍性疾病常为针尖样出血点,呈全身性散在性分布。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有唇、舌及面颊部有血管痣。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黄疸等,可提供临床上原发病诊断。这些都要与出血性梗死相鉴别,除此之外,以下是一些有关出血性梗死的鉴别诊断方法。

  1、原发性脑出血

  自从CT问世以来,脑出血临床诊断已不难。

  临床上主要依据:

  (1)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

  (2)起病快,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及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可有头痛、恶心呕吐。

  (3)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4)既往高血压病史,尤其没有经过正规治疗者。

  (5)脑CT扫描检查:患病当时即有高密度影,周围低密度水肿带,有占位效应,对直径大于1。5cm以上的血肿均可精确地显示。可确定出血的部位,血肿大小,是否破入脑室,有无脑水肿和脑疝形成,几乎100%诊断。而出血性脑梗死是先有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在脑梗死的基础上发生出血性病变。

  2、脑瘤性出血

  脑瘤性出血患者平时多有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检查有视盘水肿及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在此基础上病情突然加重,脑CT扫描显示:脑瘤囊性变或坏死区内密度高,可见血液平面。有时可见到不均匀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时肿瘤组织有强化反应。

来源资料:《国内现代医学杂志》 2006年 第15期


查看更多关于“依据出血倾向可作出对出血性梗死的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颅脑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检查、脑多普勒检查
常用药品:
安宫牛黄丸、三磷酸腺苷二钠注射液、溶栓胶囊、脑得生片
相关疾病:
肺真菌病、颅内静脉窦闭塞性颅高压、老年人心脑综合征

出血性梗死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