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脉,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脉来伏隐,重按推筋着骨始得。因邪气内伏,脉气不能宣通,脉道潜伏不显而出现伏脉;若阳气衰微欲绝,不能鼓动血脉亦见伏脉。前者多见实邪暴病,后者多见于久病正衰。
何以谓之伏。推筋按至骨。伤寒欲汗阳邪解。厥逆脐疼温药服。(濒湖曰。伤寒一手伏。曰单伏、两手伏、曰双伏、不可以阳症见阴为诊。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有大汗而解。不可发表。又有夹阴伤寒。先有伏阴托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肢厥逆。六脉俱伏。须投姜附及炙关元。脉乃复出。若太溪冲阳。皆无脉者。必死。)
寸司呕吐关司痛。尺部疝瘕利水谷。(霍乱、呕吐、腹痛、男子疝、女子瘕聚、痛甚者。其脉多伏。暴泄者。脉亦多伏。)脉以浮沉合辨者曰实。大而长。浮沉皆得。凡伏脉。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