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脉起因诗说

时间: 2014-12-18 18:34:06 来源: 求医网

  伏脉,重按着骨,指下裁动(《脉经》)。脉行筋下(《刊误》)。《脉诀》言:寻之似有,定息全无,殊为舛谬。

  『体状诗』

  伏脉推筋着骨寻,指间裁动隐然深。伤寒欲汗阳将解,厥逆脐疼证属阴。

  『主病诗』

  伏为霍乱吐频频,腹痛多缘宿食停。蓄饮老痰成积聚,散寒温里莫因循。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伤寒,一手脉伏曰单伏,两手脉伏曰双伏,不可以阳证见阴为诊。乃火邪内郁,不得发越,阳极似阴,故脉伏,必有大汗而解。正如久旱将雨,六合阴晦,雨后庶物皆苏之义。

  又有夹阴伤寒,先有伏阴在内,外复感寒,阴盛阳衰,四脉厥逆,六脉沉伏,须投姜附及灸关元,脉乃复出也。若太溪、冲阳皆无脉者,必死。《脉诀》言:徐徐发汗。洁古以附子细辛麻黄汤主之,皆非也。刘元宾曰:伏脉不可发汗。食郁胸中双寸伏,欲吐不吐常兀兀(兀wù:高而上平样。兀兀,此处形容心中难受的样子)。当关腹痛困沉沉,关后疝疼还破腹(破腹:此处形容疼痛剧烈)。

来源地址:http://qihuangzhishu.com/110/25.htm


查看更多关于“伏脉起因诗说”的相关常识>>

伏脉医生咨询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中医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体检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分泌检查
常用药品:
益气复脉胶囊、喜力健甲壳素胶囊、增力再生丸、清火养元片
相关疾病:
阴盛阳衰症、阳虚发热、心阳虚、邪气内伏、脉道潜伏

伏脉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