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膈肌缺损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时间: 2014-12-08 14:07:27 来源: 求医网

  先天性膈肌缺损多见于胸腹膜裂孔处,胸骨旁裂孔缺损则极为罕见。Bochdalek在1848年首次报告,以婴幼儿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占活婴的1/4000,左侧占90%,右侧由于有肝脏保护或胚胎期膈的右侧比左侧闭合早而较少发病。

  先天性膈肌缺损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出呼吸困难,紫绀,进食后加重,呕吐,此外患侧胸部呼吸运动弱,胸壁较饱满膨胀,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可听到肠鸣音,心尖搏动及气管推向健侧。腹部平但呈空虚状。

  根据以上的症状表现,诊断先天性膈肌缺损的依据可概括如下:

  1.呼吸困难、紫绀、进食后加重,呕吐;

  2.患者胸部呼吸运动弱,胸壁饱满,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消失,可听到肠鸣音,心尖搏动及气管向健侧移位。腹部平坦空虚;

  3.X线胸片显示胸内有胃泡或肠曲影,肺组织受压,心脏和纵隔移位;

  4.钡灌肠或钡餐可明确诊断。

 


查看更多关于“先天性膈肌缺损的临床表现与诊断”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外科、内科、儿科、急诊科
患者部位:
胸部
相关检查: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胎儿畸形检查、腹腔镜检查、超声检查、CT检查
常用药品:
达立通颗粒、西沙必利片、西沙必利胶囊、十香暖脐膏
相关疾病:
膈疝、小儿疝气、肺气肿、室间隔缺损、气胸

膈肌缺损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