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症状检查

时间: 2015-04-28 16:00:31 来源: 求医网

  为提高败血症的早期确诊率必须首先提高对败血症的警惕性,对可疑病例及时进行相应的检查。常见的检查项目有血常规检查、异型中性粒细胞检查、异形嗜中性粒细胞检查、组织因子途径遏制物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等,对有发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近期有呼吸道,消化道,尿路感染或烧伤,器械操作史以及各种局灶性感染虽经抗菌治疗而未能获有效控制者,均应高度怀疑有败血症之可能。

  败血症的检查项目:

  血常规检查尤其是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的检查,可提示细菌感染的程度,但获得阳性病原菌对诊断和治疗均至关重要,为提高病原菌培养的阳性率,临床上应注意送检标本要及时(较好在投予抗生素之前)。要多次。要多部位留取标本(如血,尿,便,骨髓,痰,分泌物等)。标本的送检量不能太少(如血标本的送检血量最少要达到培养基的1/10,即5~10ml),结合临床特点,必要时需多种可疑菌同时培养(普通细菌,厌氧菌,L型细菌,真菌等)同时送检,分离出病原后还应做药敏试验。

  血常规检查: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常有明显核分叶左移及白细胞内中毒颗粒,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年老体弱或机体反应低下以及部分革兰阴性细菌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减少。

  败血症的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大多显著增高,达10~3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多在80%以上,可出现明显的核左移及细胞内中毒颗粒。少数革兰阴性败血症及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者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稍减低。

  中性粒细胞四唑氮蓝(NBT)试验:此试验仅在细菌感染时呈阳性,可高达20%以上(正常在8%以下),有助于病毒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与细菌感染的鉴别。

来源资料:《中华儿科杂志》 2003年 第12期


查看更多关于“败血症症状检查”的相关常识>>

温馨提示

就诊科室:
内科
患者部位:
全身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异型中性粒细胞检查、异形嗜中性粒细胞检查
常用药品:
青霉素、红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分散片、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相关疾病:
感染性休克、肝脓肿、心肌炎、心力衰竭、菌血症、黄疸

败血症医生

关于我们|招贤纳士|联系我们|用户协议|帮助中心|网站地图|内容合作|友情链接|新浪微博|下载安卓客户端

免责声明:求医网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但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不可代替医师处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 Copyright © 2015 QIUYI.CN 京ICP证111012号 公安备案号11011202000697 京ICP备19023784号-1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